进入关怀版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活力乌当 > 游在乌当 > 风俗民情
布依族三月三地蚕会 ​
  字号:[ ]  [关闭] 视力保护色:

布依族三月三地蚕会综述片

“地蚕会”源于布依族人对收成的美好祝愿

乌当区新堡乡布依族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,他们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“三月三地蚕会”。

地蚕会(三月三)的来历与农业生产紧紧相连。根据布依族祖先的多年观察,每年三月初三,是地蚕交配的日子,不能动土,一动土就为地蚕的活动提供了条件。地蚕是农作物的一大害虫,活动的地蚕会大量繁殖,庄稼就会受其危害。因此,虽是春耕大忙季节,布依族人这一天不下地,不干活,欢聚一起,尽情歌唱。还会用包谷花(爆米花)代替地蚕再吃掉,寓意为吃掉地蚕,所以地蚕会当天走到哪家都能吃到包谷花,布依族同胞认为这样会大大减少地蚕的繁殖,庄稼收成就会好。这种美好的愿望一直流传至今。

三月三已演变为布依赛歌会

地蚕会(三月三)初期,当地布依族同胞自发地以唱歌、赛歌为主,寓意是祝愿今年的粮食丰收,生活美满。歌唱有独唱、男女对唱,腔调两腔(三滴水、四平腔)四调(花歌调、夹黄调、四季调、土歌调)等不同的演唱方式,按音乐的类型分为古歌、酒歌、情歌、山歌四个类型。

改革开放以来,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帮助下,“三月三”于1980年正式变为布依歌会,随着社会的发展,参加的人数也不断增多,辐射的区域越来越广,“三月三”也由单一的唱歌、赛歌发展成唱歌、赛歌、赛舞、旅游观光、贸易等多种形式的活动,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的三月三盛会。

三月三是布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

每到地蚕会(三月三),方圆数十里邻县同胞都会赶来参加盛会。现在新堡布依地蚕会(三月三)越来越红火,赶会的人已不单是布依族了,上台唱歌的人有苗族、汉族等,场地也由从过去简易的赛歌场坝,发展为现在的广场。集会群众上万人之多,观光和贸易的人们不仅来自省内外,同时还吸引了一部分外国观光旅游者,新堡地蚕会如今已成为贵阳市地区各民族的一个盛大艺术节日,成为融民族风俗、文化交流、经济贸易、信息传递的一块平台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
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