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当区总面积686平方公里,辖6镇2乡、5个街道,76个村、34个居委会,总人口约35.10万,居住有汉、布依、苗等33个民族。生态资源禀赋优良,位于北纬26°,海拔在872—1659米之间,年平均气温14.6℃,森林覆盖率59.73%,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%,喀斯特地貌与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,地热资源富集,山水林田错落有致。历史文化底蕴厚重,布依族“三月三”“六月六”、苗族“跳场”等 [查看更多]

乌当区位于贵州省中部,地处贵阳市东北部,东面与龙里县接壤,南面和云岩区、南明区相接,西面同白云区相交,北面与开阳县、修文县毗邻。全区行政区域总面积686平方千米,乌当区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、6个镇和2个乡。 [查看更多]

乌当区位于贵州中部,贵阳丘陵盆地北部,地处省会贵阳中心区东面。地势北高南低,由北向南倾斜。地貌以山地、丘陵、坝地三类为主,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,具有明显的高原性气候的特点,由于地形、地貌类型多样,形成多种小气候,区内矿藏资源丰富,由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,适宜于农业生产和人员居住。乌当区地处省会贵阳中心区东面,区委、区政府所在地距贵阳市中心7千米,距贵阳国际机场8千米,距贵阳火车站10千米。 [查看更多]

乌当春秋时期属牂牁国北部领地,战国时期为楚黔中地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,应属象郡范围。到了西汉元朔三年(前126)秋,在西南夷置夜郎县和且兰县,莫贞定(友芝之父)考定认为,今贵阳属夜郎县地,郑子尹在《牂牁十六县问答》也同意今贵阳属夜郎县之说。 [查看更多]